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正文

我家住在长江边 | 周丽:江村里的“白衣天使”

2023-08-23 19:54:09 凯迪网
视频加载中...

“李阿婆的烧终于退了”“张大爷的血氧、血压、血糖都很稳定”……早上8点不到,陆渡街道的“村医”周丽就做完了4位居民的健康随访工作。她说,现在随访很方便,“社区随访管理系统”实时提醒医生哪些居民有基础疾病、近期做过手术,甚至能给出初步健康管理意见。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最近几年,周丽平均每天能给10位居民精准提供上门服务,放在20年前周丽刚到陆渡当医生那阵,她连想都不敢想。

40年前,周丽的父亲是当地颇具威望的一名医生,在长江畔的小广场上,他经常“摆摊”给村民免费看病。“老爷子是很多村民遇到过最高明的医生,但其实他只是在部队里学过一点护理知识,和专业的医生相比还差很多。”周丽回忆道。

对周丽而言,选择学医,最开始是出于对父亲的崇拜,后来则是觉得,乡亲们需要一名真正专业的医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年前,周丽毕业后如愿以偿回到陆渡当上一名医生。彼时的陆渡,已经不再缺少专业的医生,周丽的身边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致力于搭起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桥”。但工作之初,她和同事们总感觉虽然学了很多医疗知识,但由于镇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很多村民更愿意到河对岸看病。

为什么到河对岸?这要从陆渡的历史变迁说起。

陆渡最早是浏河长江口往西的第六个渡口,人称“六渡口”,太仓方言与“陆渡”无二,慢慢就叫成了“陆渡”。在浏河南北两岸,太仓、上海各有一个陆渡村,两地隔河相望、鸡犬相闻。

20年前,上海的医疗条件在全国遥遥领先。“小病挺一挺,大病去上海”,周丽刚到陆渡时,经常从乡亲们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遥望着不远处魔都顶级的医院和专家,当时大家只有羡慕的份儿。”回望那段岁月,周丽颇有感慨。

随着太仓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与上海的不断接轨,在医疗这个重要的民生资源方面,太仓人也逐渐享受起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福利。周丽介绍,大约10年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太仓市中医医院挂牌太仓分院,此后,两地在医疗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一方面,上海医疗专家“驻扎”太仓,另一方面,太仓人实现了拿着医保卡在上海看病的畅通体验。“沪太医联体”逐步建立。浏河两岸,两个陆渡村的卫生医疗水平也在逐渐接近。

吸收了上海的先进经验,近年来,陆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如今,周丽所在的社区已经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建立了居民家庭、个人健康档案,能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对慢性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除此之外,周丽还对病人进行护理诊断,结合大数据及“沪太医联体”中上海专家的意见制定护理计划并上门随访。数十年来,周丽一有机会就到上海学习,尽职尽责为居民看病,她也逐渐成长为居民口中的“高明医生”。

“比起‘高明医生’,我一般称自己为‘村医’。”对于乡亲们的评价,周丽如是回答。这既是为了提醒自己的医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也是想表达一种期待:“在太仓就医就是在上海就医,太仓人的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

( “我家住在长江边”报道组 周哲 刘争)

编辑:金然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