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信:在高温炉前潜心“吹捏”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通讯员 蔡若男 封晓东
从业22年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239厂首席技师李信承担了多个重点产品的热成形、超塑成形技术攻关以及重点课题应用研究项目,解决了多项新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参与了“嫦娥”探测器、“实践系列”卫星、地铁车头等蒙皮结构的制作。李信还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并荣获航天贡献奖、航天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等荣誉。
此前,239厂承担了一项棘手的研制任务,该产品铝合金进气道截面呈现出圆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渐变过程,研制难度属国内最大。为此,239厂创新性地提出了一项类似老北京“吹糖人儿”的技术——超塑成形工艺,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委派善于思考、操作能力强的李信担任现场应用验证带头人。
为了尽快解决这块“烫手山芋”,李信将精力重点放在“吹”与“捏”上。他对模拟仿真工艺流程提出多条合理化建议,反复调整超塑参数,尝试不同的温度和高温气压加载曲线,以达到合适的“吹力”。他积极参与模具设计,增加多个小工装设计置于模具中,就像由人手灵活地捏造出来一样。历经3个月攻关,30余次试验,终于研制出首个产品样件。
李信正在750摄氏度高温炉前调整钛合金热压试验件精准位置。封晓东 摄
“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对该产品成果进行技术鉴定时,行业专家、技术鉴定评审组长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突破带来新机遇,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某钛合金排气道,外形复杂呈双曲面状,需采用最前沿的钛合金热压、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且需180天完成16种产品的研制,研制成本高、时间短,单次试验周期长。
李信带领班组开启“头脑风暴”,多种方案试验未果后,决定借鉴钣金冷成形中渐进成形方案。然而,不同于钣金冷成形,这项技术需人工站在设备前接受750摄氏度高温成形的考验,操作难度可想而知。李信就像是团队里的定海神针,其他组员轮换上阵与他配合。经过近20天的努力,团队成功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再一次将可能变为现实。
近年来,李信带领团队不仅攻克集团内多项核心技术,实现多个关键产品首次研制,并将技术推广至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申请国家发明授权22项,发表论文11篇。